您现在的位置 >> 旅游 >> 景点 >> 正文

恩阳古镇

www.bz518.com  时间:2009/9/11 来源:本站
字号:T|T

恩阳古镇

  恩阳镇位于巴州区西南部,距巴中市区17公里,镇内两河交汇,四面青山环绕,山川秀美。

  2008年末,恩阳镇荣获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殊荣。
此次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命名,全国共有58个乡镇获此殊荣,其中四川6个,分别为巴州区恩阳镇、龙泉驿洛带镇、大邑县新场镇、元坝区昭化镇、合江县福宝镇、资中县罗泉镇。
据悉,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国家每年将投入资金用于历史文化名镇的修缮和保护。

    1.川北民居 城镇内有四川省规模较大成片保存较为完好的明、清时代古建筑群,老场和回龙区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传统的格局,面积达0.5平方公里,有古朴的大小街巷38条、古榕树82株,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川北民居风格,建筑群中有文昌阁、禹王宫、武圣宫等标志性建筑10余处。 
   其中明朝民居一条街(老场街)最具特色,它是恩阳建制以来兴建的第一条街。老街是沿着河岸随地形而建的。地形自然起伏,老街也就跟着高低错落、层叠弯曲,体现出古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。石阶或高或低,或直或曲,排斥了车马的行进,是风味十足的步行街。
   恩阳老场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筑,多为二进式或三进式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、木柱檩梁、双檩双挂、青瓦屋面多为二层,墙身多用竹篾土夹墙,门面多为可拆卸的木板门,并向外伸出木质骑门柜台,便于经商售货,建筑口面较窄、进深大、内开天井,大户人家则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、前院天井、鱼缸,后院花园、假山,书香门第则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。恩阳老街民居建筑的窗棂皆为方窗,现存窗雕多数分格类,如意格,什锦嵌花,鸟兽花卉、形神各异、多为蝙蝠,寓意对生意兴隆和生活幸福的追求,还有一种就是对盐的珍爱,因为蝙蝠吃盐,又名“盐老鼠”。多家窗雕,不难看出是经能工巧匠精心设计,分件雕琢成型后,镶嵌于固定位置,入槽合缝,构成精美浮雕,造型美观,井然有序,堪称川东北民间建筑木雕艺术之精品。

 2.民间文化 恩阳镇历史文化渊源流长,佛教文化在民间广为传播,镇北有白云寺,镇西有文治寨、千佛岩,镇东有登科寺,镇东南有巍峨的义阳山、普贤寺。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,如神奇的巴蛇洞、南家洞、红梅阁、读书台、琵琶仙子等。

  3.红军遗址 恩阳镇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。1933年至1935年,红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县苏维埃各类行政机构13处,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8处,许多巨幅石标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历史见证。

  恩阳镇历史悠久,据《巴中县志》记载,在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公元525年)迄今1470年,始置“义阳郡”,同置“义阳县”,郡县同治,以就近义阳山而得名,隋开皇三年(公元583年)罢郡。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,一说有官见街早有孙子打祖母,失了常伦,故改义阳县为恩阳县;(另一说法:意在隋一统天下,皇恩浩荡,象阳光普照大地。),元世祖二十年,废恩阳县为“恩阳河场”,划归清化郡即现在的巴中市管辖。清朝时期,又改场设县。红军入川时期设仪阆县、恩阳县、恩阳特别市。解放后,1962年设人民公社,1969年改为革命委员会,1980年设镇人民政府,当时只辖场镇境内,后几经调整,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时,将原恩阳、司城、麻石三乡并入恩阳镇,1997年底司城恢复乡建制,从恩阳镇分离,后直属区辖至今。



  声明: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

企业服务

设为首页 | 有害短信息举报 |阳光·绿色网络工程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友情链接| 版权申明
Copyright © 2008 - 2021巴中热线 www.bz518.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518 Inc.